“东二飞”在厦成立20年 成功解救833名遇险者

来源:上海甜糕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东二飞”多次参与海上救援任务。

“东二飞”多次参与海上救援任务。

“空中国王350ER”固定翼飞机可以进行先锋搜索,与直升机配合提高救援效率。

“东二飞”救援人员整装待发。

“东二飞”在仙灵棋山救助摔伤游客。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曾嫣艳邵凌丰通讯员孙园园康力本版图/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提供)肠梗阻的剧痛反复侵袭,环顾岛屿四周,却只有凄厉的海风和翻涌的海浪;小腿里折断的骨头刺入肌肉,仰躺在树林间,抬眼看去只有翻不过去的山和没有回应的天空……这是举步维艰的险境,遇险者生还指数正在快速下降!

每每在这样的危险时刻,总会有一群人破空而来:“哒哒哒”的巨响由远及近,海面上出现一圈圈涟漪;一阵引擎的轰鸣,撕碎了安静的天空,悬停在山谷的半空中——他们打通空中的“生命通道”,精准抵达,受困者面对险境的绝望也在那一刻消失无踪。

他们的名字叫“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以下简称“东二飞”)。去年“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现场,这样一段颁奖词献给了他们:“六百多次紧急出动,暗夜穿山、低空飞行……让生死攸关的险境,化作平安归家的通途。”

在刚刚过去的8月20日,“东二飞”迎来了20岁生日。自2004年8月20日在厦门成立至今,他们已执行699起救助任务,成功地将833名遇险人员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每一次起飞,都是对希望的追寻;每一次降落,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被救助的遇险者都说,“东二飞”真是“神兵天降”。

20年间,这支“神秘之师”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和成长?记者带您走近他们,走入这一本书写了20年的“生命飞行日记”,解密“东二飞”的成长历程。

装备篇

从单兵作战到组队配合

“搜索先锋”入列联合搜救效率高

上个周末,一艘渔船在厦门海域附近发生碰撞,3名人员落水。新入列的“空中国王350ER”在事发海域执行了2架次搜寻任务——这是该救助航空器列编以来,首次与“东二飞”救助直升机开展联合搜救任务。

“空中国王350ER”是全国交通救捞系统内首架海上固定翼搜救飞机,在本月8日正式入列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在“东二飞”福州救助飞行基地列编服役。这标志着原来的海上搜救空中救助模式,由直升机近海单一搜救,转变为“固定翼联合直升机搜救”的全海域协同。

直升机机长尹鹏翔介绍说,以往空中搜救是直升机“单兵作战”,救助海面落水人员存在不小的难度,加上航程有限,可能存在“徒劳无功”的情形,“现在‘空中国王350ER’可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快速摸清目标区域方位,直升机随后直奔目标区域,实现救援效果最大化。”也就是说,固定翼飞机飞行速度快、搜索范围广和续航能力强,可以做先锋搜索;而直升机则机动飞行能力高、超低空飞行性能好,能够实施悬停作业,侧重现场救援,两种机型联合开展搜救,能够有效实现优势互补,能够帮助提高发现落水人员的概率和救援速度。

从110海里到1000海里

搜索半径扩大了出动时限缩短了

从性能数据上看,“空中国王350ER”最大航程可达2570海里,约为直升机最大航程的5倍;续航时间可达12小时,约为直升机续航时间的3倍;时速可达561公里,约为直升机每小时航速的2倍——这一系列性能的提升,将目前海上专业救捞力量飞行搜救半径扩展到1000海里。业内人士说,这也代表中远海搜救能力的显著提升。

20年栉风沐雨,“东二飞”羽翼渐丰,地图上的搜救半径也在不断扩大。

2004年初成立时,队伍租用了高崎附近宾馆的13套标间作为办公用房,同时还租用中信海直的海豚直升机,并租借厦门航空港四百多平方米用地作为临时机库——当时还没有自己的飞行和机务人员,由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执管。

2010年1月,“东二飞”迎来了第1架自有救助直升机,编号B-7310。随后,B-7328、B-7345、B-7346于2011、2016、2018年相继列编。如今,“东二飞”已建有厦门救助飞行队部和福州飞行救助待命点,两地共三处办公场所,有5架救助航空器机群(3架S-76C++型、1架S-76C+型、1架空中国王350ER),搜救半径从110海里扩大到1000海里,救助出动时限从最初的45分钟缩短至30分钟;同时有3名教员机长,38名飞行员和救生员,39名机务,8名管制员,本科及研究生占比达92%。

更值得关注的是,“东二飞”还先后获得了CCAR-145部维修许可证书、CCAR-135部运行规范,能够自主完成新飞行员转机型、转升等级和救生员、绞车手的培训工作,独立完成的B-7310老龄救助直升机深度维修工作。

“东二飞”的成长不仅仅是装备上的提升,更是综合救援能力质的飞跃。

救援篇

从一条道到一张网

飞抵海岛和山区救援范围更大

如果说,“东二飞”的设立填补了台湾海峡及福建沿海区域的搜救空白,打通了一条空中的“生命通道”;那么这20年的发展过程中,“东二飞”用一次又一次的“首个”,持续填补搜救领域的空白,将搜救区域织成了一张网,实现了闽南周边“生命通道”的全领域打通。

今年7月26日,台风“格美”登陆期间,海岛渡口码头纷纷关闭、客渡船停航。“老人突发肠梗阻,需要送出岛救治!”接到东庠岛上东进村69岁老人求助后,“东二飞”机组先后于东庠岛、浮鹰岛将2名因停航无法乘船出岛就医的患病居民直接送往医院急救。这一次出动,填补了海岛重病居民空中紧急送医区域的空白,也为后续解决辖区海岛群众离岛就医难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即使是险峻山区,他们也会从天而降。2015年4月26日,“东二飞”第一次在漳州市云霄乌山风景区成功救助1名摔伤游客,2019年3月18日、2023年10月14日,“东二飞”先后在仙灵棋山景区救助2名摔伤游客……救援主战场从海面拓展至内陆,“东二飞”搭建起辖区空中救援网络。

还有更多危急的时刻,他们也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展开救援——台风“山竹”期间,机组倒飞着舰,成功救助“LINFUNG16”上9名遇险船员;台风“尼格”期间,机组则是双机出动,在平潭岛东北海域风电安装平台上成功转移96名被困人员,这也成为建队至今单次救助人数最多的任务;台风“海葵”期间,机组同样是双机出动,又成功救助14名遇险船员。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初一公里

从现场可直飞医院将来机上就能开展救治

装备升级让“东二飞”的搜救范围持续扩大、救援能力持续增强,这是硬件上的提升;“东二飞”同时也关注救援机制的优化,这是软件上的提升。“救援是争分夺秒的事,要尽量节约时间,把救援效率提升。”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东二飞”创新打通了海上人命救助“最后一公里”——遇险人员被带上飞机后,可直飞医院,相较于之前落地高崎机场后再送往医院,这样平均能为每个遇险人员节约2个小时的抢救时间。截至目前,已经顺利完成直飞送医救助任务60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71名。

2020年,厦门市空中救援中心依托“东二飞”正式运行,构建起以厦门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市的应急救援网络,海陆空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形成。首创“部地联合”模式建设空中救援中心,中心系统管理包括“东二飞”、政府应急救援力量和企业应急救援力量,承担勘察监测、应急巡航、救援指挥调度、灭火救援、紧急输送、医疗急救及水上搜救等应急救援任务。“有利于充分发挥‘东二飞’空中救援‘国家队’的作用,补齐城市救援体系建设短板。”厦门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

2024年,救援的“最初一公里”也已经开始启动建设。“东二飞”与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签订《空中医疗救援合作协议》,增加医疗资源上机、医院人员随机现场急救等内容——未来,遇险人员在飞机上就将得到初步救治,进一步缩减了抢救时间,增加生还几率。

特写

“东二飞”首位飞行员机长王斌

大雾天两次起飞

终于找到生还者

机长王斌作为我国救捞系统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是“东二飞”的首位飞行员。2009年,他在累计飞行超过1300小时后,正式担任机长之职。他说,每一次起飞都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承诺——这些都源自于他对过往经历的深刻铭记。

2006年2月18日的那次救援一直令王斌难以释怀。

那是王斌进入“东二飞”后的首次救援,当天凌晨一点至两点左右,平潭岛东面海域,大雾天气,货轮撞上礁石断成两截,但天气条件恶劣,直至凌晨4点机组人员才能进场起飞,6点左右直升机到达现场。

“只看到半截船头斜插在礁石上,周围看不到任何人。”王斌回忆说,直升机沿着海面油污搜索生命,找了半小时才发现踪迹。“海上漂着一件件救生衣,可是如果仔细看,很多人的头都是趴在水中。那样的场景我也是第一次见,心里非常着急,看见人就想去救。我和救生员一个个地去拍落水者,希望能找到生还者。”

但是,第一次搜救没有找到生还者。飞机加油之后,王斌他们又起飞进行了第二次搜救,最终救起来一个人。“他能活下来,是因为他父亲、叔叔去世之前把所有的棉袄、救生圈全套在他身上。”王斌说,他还记得,获救者一手拉着自己的父亲、一手拽着自己的叔叔,在3℃-4℃的水里泡了八九个小时。

不放弃不抛弃,这是王斌从第一次救援中获得的经验。而他更提醒自己:“要事先做好缜密计划,争分夺秒赶到现场,面对急难险重的境况才能临危不惧。”

东二飞

在我国的沿海区域,多支空中救助力量各自承担着所属海域的安全守护重任,共同组成了一张完整的“安全拼图”。

“东二飞”与“北一飞”“东一飞”“南一飞”“南二飞”四支队伍一起,在渤海湾、长江口、台湾海峡、琼州海峡、西沙等重点海域上空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东二飞”在五支队伍中年纪尚轻,但其作用不可或缺。

“东二飞”的搜救区域北起霞浦、台山列岛,南至广东汕头海域,全面覆盖台湾海峡及福建沿海,主要负责区域内的海上人命救助、国家重大专项应急救援保障及地方政府交付的各项应急保障任务,是国家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

成绩单

●2008年,“东二飞”赶赴汶川参与抗震救灾,与其他飞行队一起鏖战29天,共救助148名遇险群众,运送物资13.9吨。

●2017年,“东二飞”参与保障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共出动了700人次参与28架次专机保障,完成了1起涉外救助任务,并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志愿服务等保障工作。

●“东二飞”还参与执行“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海上应急救援保障、江西和福建闽清抗洪抢险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