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收藏却从未学习,你有数字囤积症吗?

来源:上海甜糕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心动的“种草贴”,便一键收藏准备亲自打卡体验;浏览到有益于工作学习的“攻略贴”,赶紧收藏以备不时之需;手机里的照片千千万,但哪一张都舍不得删……最近,#收藏从未停止,行动从未开始#的话题引发了讨论,网友们戏称自己就像一只“数字仓鼠”,患有深度的“数字囤积症”。

围观网友的讨论可以发现,产生“数字囤积”的大部分原因来源于学习时间的碎片化,文章还没看完便被日常性的事务打断,只能收藏起来慢慢看。除此之外,工具性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下意识的被动累积等等,也是导致囤积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手机可以承载大量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也具有极强的可回溯性——想要查看时间线久远的内容时,不必冥思苦想,滑动手指就能够翻出资料。可以说,收藏这一功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采集、分类、搜索的需求,不被空间和时间所限制,随手收藏、随时取用。

当下,各大平台上的信息更新速度飞快,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再加上不同的信息碰撞总会产生出新的视觉效果,让人眼花缭乱之余又应接不暇。在便利的数字存储空间和过载的信息环境下,“情绪性存储”的操作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先码为敬”的营销口号得以深入人心。

就像一位网友调侃的那样,“打开收藏夹,发现链接已失效,删除过后发现已经不记得当时收藏的是什么了。”一键收藏后,“意念学习”模式开启,似乎只要链接在手中,就拥有“下次仔细看”的无限可能。结局往往是,这些昔日视为宝藏的内容几乎没有再次翻看的机会,只能躺在收藏夹里被迫“吃灰”。

链接越来越多,灰尘越积越厚。“囤积数字”“随手码住”很容易,但要把“收藏即拥有”的这种心理满足感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行动,却并不简单。

给收藏夹“断舍离”,并非一键清空如此极端,也并不是完全不收藏。要知道,信息的交互本就是双向的,有采集信息的能力,便拥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定期给自己的收藏夹“吹吹灰”,或许会发现,所谓的“干货”其实自己已掌握八九成,那些“血泪教训”“避坑指南”其实不过营销噱头,并非所有的收藏都具有价值,而是自己赋予了它们太多的期待。

比起急用之时搜遍全网都找不到的慌乱,囤积信息的确令人心安,这并没有错,但对信息单纯地“错失恐慌”,只会让收藏夹成为越来越大的“信息黑洞”。沉淀、转化、思考,才能做信息的主人,让它成为生活的辅助而非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