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但暑热犹在,厦门降水虽偏少但农业供水无虞

来源:上海甜糕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气温高适于作物生长,苦瓜获丰收。

葡萄立秋迎来丰收采摘季。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王东城 朱亚圣 戴舒静 颜梅丽 陈满意 匡惟 通讯员 蔡彦婷)8月7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立秋。

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古人认为,立秋过后,风已不再是热风,天气有开始转凉的趋势;大雨过后,水汽氤氲,早晨大地开始有了露气;感阴而鸣的寒蝉再度鸣叫。

不过,闽南的四季并不分明,立秋后天气依然炎热。“小暑大暑虽是暑,立秋处暑更是暑。”对我市来说,别说立秋做不到暑尽秋来,有的年份甚至到了立冬都还没气象入秋。

气象入秋指的是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因为连续5天能反映一个短时间内的大气稳定状态,如果时间太短,可靠性太差,而如果太长,则造成迟迟难以入秋。一般来说,厦门气象入秋往往要到10月,有的年份甚至11月才气象入秋。

【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热】

本月下旬或有1个台风影响我市

闽南谚语说:“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热”。意为立秋若在农历六月,天气就会较快凉下来,若立秋恰逢农历七月,那么立秋过后,天气依然炎热。所以,今年立秋比较热。

厦门8月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高温、干旱和强降水等。台风方面,每年8月本身是厦门台风登陆或影响最频繁的月份,预计今年8月下旬可能有1个台风影响我市。

高温方面,每年8月是厦门平均气温第二高的月份,常年月平均气温28.7℃,仅比7月低0.3℃,预计今年8月高温日较之常年偏多。

降水方面,常年8月的降雨量为215.6毫米,比7月多85.1毫米,是厦门降水最多的月份,月内降水多是由于台风或者午后热对流引起的。今年8月降水量预计比常年偏少一至两成,较明显降水可能出现在8月底。

记者从漳州气象局获悉,漳州8月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的概率较大,需关注高温过程对农业、能源及人体健康等的不利影响。

本周漳州持续高温天气,大部县区最高气温可达38℃,局部超过39℃。预计全市月平均降水量230.0~321.8毫米,大部县区偏少一至两成,部分县区可能出现中等强度的气象干旱。

目前水库“家底充实”供水无虞

旱情也有不少人关心。要知道,从7月29日以来,厦门连续晴热天气,已经快10天雨水“零进账”了。立秋之后,田间作物对水分要求迫切,农谚说“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很多人关心目前厦门供水情况如何。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抗旱应急响应的起步等级为IV级,这个起步等级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旱情可能对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造成一定影响,连续无雨日数超过30天且出现汀溪水库群可供水量不足1800万吨或原水公司水库可供水量不足5400万吨等情况之一,经综合研判,市农业农村局才会启动抗旱IV级响应。不过,现实情况是目前汀溪水库群可供水量有5524万立方米。“上次台风‘格美’带来的雨水持续时间长,没有引发险情,同时也大大补充了水库库容。”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小(1)型以上水库库容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较常年同期偏多42%。目前水库“家底”还是比较充实的。

近年来,厦门建成莲花水库、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两大新水源,每年可为厦门新增2.47亿立方米供水量,供水水源也实现了由原来的“一江两库”到如今的“两江四库”的跨越,现状水源年可供水量达到8.65亿立方米,确保厦门市近期用水无虞。但是从中远期来看,还是存在缺口。为了保障中远期用水,厦门正积极融入福建大水网建设,着力构建厦门“八源四横四纵”的大水网格局。(记者王东城朱亚圣通讯员蔡彦婷)

【现场踏访

翔安曾溪水库:农业灌溉不成问题

民间流传着“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的谚语,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的期盼和对天气变化的关注。近期,尽管厦门持续高温,农作物面临干旱少雨的挑战,但昨天记者探访翔安区最大的工业和农业生活用水水库——新圩镇曾溪水库,发现水库较为充盈。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曾溪水库,只见水面宽阔,波光粼粼,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水库的水位距离库坝仅有几米之遥;在水库的另一侧,一块块农田郁郁葱葱,各种作物长势良好,一条小溪从农田之中潺潺而过。

“目前水库的水量较为充盈,这样的水量可以满足当前农业灌溉的需求。”据水库管理员叶勇益介绍,目前曾溪水库的库容达到了400多万立方米(最大库容500多万立方米),这一数字相较于往年有了显著的增长,而这主要得益于今年较为丰富的降雨以及前段时间台风带来的降水补充。

“现在不是种植的季节,作物需水相对不多。”叶勇益告诉记者,当前,翔安地区的作物主要以花生、水稻等为主,这些作物目前大多处于收获阶段,所以对于灌溉用水的需求相对较低。因此,曾溪水库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放水操作,而是根据实际需求精准调度。据悉,最近他们每天都放水7000立方米左右,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叶勇益表示,事实上,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如今的灌溉方式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以前作物灌溉往往需要依赖引水库之水进行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还难以精准控制灌溉量。而如今农民们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实际需求来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水库管理方只需确保农田周边的溪水里有水,农民想何时抽水灌溉都可以。

叶勇益说,水库每天排放,既是为了保障农业灌溉,也是为了维护小溪周边的生态系统平衡。总的来说,立秋时节曾溪水库的水量充盈为翔安区的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然,居安思危,他们也积极做好蓄水准备,随时应对旱季的到来。(记者戴舒静)

【晚稻插秧百果争香】

同安多种水果处于成熟采摘期

立秋时节,不少农作物也进入采收环节。在同安区过溪村鳌峰埔的芭乐种植园里,芬芳满园。据果农王亚渊介绍,该种植园种植的珍珠芭乐是来自台湾的优良品种,果大肉厚,肉质爽脆,口感清甜。这里的芭乐一年结果三次,目前正值首季采摘期,总产量预计可达2500公斤。

同样位于过溪村的源葡农林葡萄种植园,多个品种的葡萄挂满枝头,颗粒饱满,果香沁人心脾。果农许宗荣介绍,果园规模约20亩(1亩≈667平方米),目前甜蜜蓝宝石、阳光玫瑰、红玫瑰等多个品种的葡萄已进入采摘期,采摘期将持续到9月份。

记者了解到,目前,同安区域内还有火龙果、柠檬、蜜雪梨等多种水果处于成熟采摘期。此外,今年的早稻也正处于采收高峰期。同安区是我市的水稻主要种植区域,今年该区早稻种植面积约14000亩,预计亩产500公斤。

立秋也是新一季农耕的开始。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本地晚稻已陆续进入秧苗插植阶段,岛外多家公司、合作社已开足马力,开启今年晚稻育秧、插秧工作。

漳州葡萄采摘区迎来不少厦门游客

诱人的提子挂满藤,又是一年葡萄成熟时。立秋适合吃葡萄,漳州长泰南山谷的阳光玫瑰、黑珍珠、红巴拉多、芳香玫瑰等进入采摘期,迎来不少厦门游客。

南山谷位于风景秀丽的“中国美丽乡村”山重村,空气土壤无污染,山泉水质好,建立了从果园到消费者的全程追溯体系。

同样位于长泰马洋溪旅游区内的还有格林美提子园,园内种有阳光玫瑰、黑珍珠、金手指、红玫瑰、黄玫瑰等多个葡萄品种,被誉为“闽南的吐鲁番”。立秋时节,黑珍珠开始上市,脆爽的果肉和清甜的口感,一直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是提子园的“头号招牌”。

苦瓜带来“甜”生活

气温高适于苦瓜生长。近日,在漳州平和山格镇新陂村的蔬菜地里,种植户忙着采摘苦瓜。村民吴文东种植了两亩多苦瓜,收成不错,他说:“每隔5天摘1次,每次都能摘到四五百公斤,今年的价格还可以。”

新陂村位于平和县城东大门,处于九龙江西溪上游的支流花山溪和高磜溪交汇处,主要种植苦瓜等反季节蔬菜及台湾青枣和琯溪蜜柚。如今,新陂村共种有500多亩苦瓜,销往厦门等周边地区,仅苦瓜种植,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1500万元的收入。(记者颜梅丽朱亚圣)

【健康提醒

多吃润肺食物少食煎炸辛辣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中医科主任郭艺娟说,人的肺“喜润而恶燥”,但秋天气候干燥,燥热伤肺,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有过敏性鼻炎、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秋天时节疾病容易加重。

其次,夏天乃至气温较高的入秋之初,人体的阳气聚于体表,而内脏则偏寒、偏虚,身体的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这时,如果饮食不慎,如经常食用寒凉食物,或饮食不洁,如食用隔餐或隔夜的食物,或饮食不节制,都容易导致胃肠炎等疾病的出现。

因此,郭艺娟建议广大市民暑天或入秋之初饮食宜忌口,尽量减少煎炸、辛辣等食物的摄入,适当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物或水果。在医生的指导之下,也可根据个人的体质选用益气生津的黄芪、麦冬、党参等成分的茶饮,或乌梅、麦冬、桑椹等组成的茶饮。

此外,由于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会带来津液大量丢失,人容易出现口干、疲劳等症状,而到了秋天应注意合理的“收”。因此这段时间不建议过度运动,尽量避免大量出汗,尽量避免熬夜。

当然,厦门立秋后炎热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郭艺娟提醒,近期仍要做好防暑工作。(记者匡惟)

立秋咬六瓜药方可不抓

立秋时节是秋菜收获的季节,所谓秋菜,是指立秋后收获的菜。闽南地区的秋菜主要有丝瓜、地瓜叶、南瓜等等。闽南有“立秋咬六瓜,药方可不抓”的说法。立秋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你会在闽南人的餐桌上看到丝瓜米粉汤、炒南瓜、冬瓜虾仁汤等时令菜肴。

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说,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意味着秋天将至。闽南有“八月十五吃番薯”的说法,此时是地瓜、芋头成熟的季节,餐桌上番薯饼、芋头饼开始常见。

此外,还有立秋节气吃龙眼的说法。龙眼在闽南地区,有“福圆”的叫法,传言吃了它福气满满,子孙必做大官,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立秋时节是台湾海峡立翅旗鱼、乌贼、虾的盛产期。

(记者陈满意)